等你来——为创写班代言!
中访在线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创写日新 > 正文
浅说作文的重复与对比
2022年1月30日 ⁄ admin ⁄ 评论数 0+ ⁄ 已影响 +

读马正平先生的《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》,读到两种赋形思维,即重复与对比,颇有感触。如何将这两种思维技术转化成语文的课堂教学和写作指导,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指导,我在想。

重复,在此并非是一个贬义词,而是一种相似性,即写作的主题、立意、意思、情调、结构、语言、韵律、造语等方面的相似,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。中国古老的《诗经》就是重复思维技术的最好例子,所谓“重章”与“叠句”,实际上就是重复思维在起作用。例如:

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,既见君子。云胡不夷?

风雨潇潇,鸡鸣胶胶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瘳?

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

整首诗的段落,本质上就是一种“重复”,作者仅仅是变换了几个动词和形容词,就将女子的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。像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。从句子本身来看,重复的思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例如中国古代诗歌的“名词意象叠加”的手法,本质上也是一种重复。例如“菱荇鹅儿水,桑榆燕子梁”,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”等。

具体到作文写作中:行文的展开是对立意的重复,句子的对偶、排比是句子本身的重复,并列事例、并列名言之间是一种重复,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一种重复。具体到某一个段落,重复的手法也很常见:

筱敏曾在《捕蝶者》中追问:“什么是真正的美丽?是被做成标本名扬天下,还是默默损耗掉美丽终老山林?”其实,不用太多刻意为之的保护,顺其自然未尝不是一种保护手段。顺其自然,保护的是一种原生态。颓态的建筑上记录的是岁月的变迁和沧桑,为何还要去做那重绘重彩,翻旧为新的画蛇添足之举?顺其自然保护的是看不见的人文情怀。就让这些在村落中世代生活的人们,守住那一壶酽茶,在香气氤氲中慢节奏地生活,花开花落,远离喧嚣,一世安然,岁月静好。

本段话就是围绕着“顺其自然”与“宁静生活”两个关键词展开的重复。“顺其自然,保护的是一种原生态”与“顺其自然保护的是看不见的人文情怀”之间是一种重复,“花开花落,远离喧嚣,一世安然,岁月静好”四个短语也是一种重复思维的体现。

而所谓对比,则是与重复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模式,讲究的是立意、主题、段落、语言、行文等之间的对比关系。马正平先生举了马致远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中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的例子,还有“戎马关山塞北,杏花春雨江南”,都是运用对比思维展开的段落。莫言的《红高粱》里“高密东北乡无疑上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、最超脱最世俗、最圣洁最龌龊、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、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。”这句话就是典型运用重复与对比的例子,同样的例子还有《双城记》的开头:“那是最美好的时代,那是最糟糕的时代;那是智慧的年头,那是愚昧的年头;那是信仰的时期,那是怀疑的时期;那是光明的季节,那是黑暗的季节;那是希望的春天,那是失望的冬天;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,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--简而言之,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,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。说它好,是最高级的;说它不好,也是最高级的。”

具体到学生的作文写作中,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可以构成对比,素材与素材之间可以构成对比,观点与观点之间可以构成对比,句子与句子之间可以构成对比。熟练运用对比手法,是一个学生写作意识成熟的标志。来看这段话:

湘西的凤凰,也许是最好的反例。一张门票,挡住了游人的脚步,玷污了淳朴的民风,也将古城原有的宁静变成了可以随便出售的商品。在一个极端的例子里,一位生于斯、长于斯的男青年,仅仅为了回乡看一看年迈的父母,竟也被告知要交148元的门票。试问当地政府的行为与强盗何异?很显然,他们被资金冲昏了头,忘记了古村落原有的价值就在于,它是一个人与景物和谐共生的在机聚落,而不是可以拿来随便开发的、独立于人的生活之外的自然景观。倘若对金钱的渴望代替了人们对于美好的珍惜,古村也就走向了毁灭,这正是过度商业开发引发的恶果。过度的商业开发,无疑是要被坚决抵制的。

本段关于凤凰的素材,本身就是上一个素材的反例。具体到段落本身,“它是一个人与景物和谐共生的在机聚落,而不是可以拿来随便开发的、独立于人的生活之外的自然景观”,这句话就是一个对比,而后面的“倘若”,运用的是假设论证的方法,本质上也是一种对比思维的体现。

荀子的《劝学》可以说是将重复与对比两种思维技术运用到了极致。在文本中,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”、“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”、整个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的前半部分,就是典型的重复思维技术的运用。而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”,这几句话,则是在骐骥与驽马、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、蚓与蟹之间展开的对比。

马正平先生还分析道:中国古代的律诗讲究“起承转合”,其中“承”就是一种重复,而“转”就是一种对比,仔细想想,确实如此。不过如何将重复与对比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,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与深入的探究。

(来源:创意写作国际班书院/作者:郭跃辉)

责任编辑:文禾

支付宝

支付宝

微信

微信
学创意思维,成写作高手

发表留言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